![]()
▲健身教练,很专业。图片/IC Image “不需要写题,只需一天后报名参加考试,参加考试后30天内即可获得证书。”包含全套材料并办理整个流程直至拿到证书仅需1050元。被“审查”的健身教练你敢用吗?在《法治日报》的相关报道中,培训机构在电商平台上的坦白承诺,揭露了健身教练行业资质认证的混乱局面。当关系到消费者健康安全的专业证书沦为可买卖的商品时,看似专业的健身房说明书却可能成为造成伤害的暗藏陷阱。教练“水证”的直接后果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。从报道中可以看出,有人花费数千元聘请员工健身教练,不但瘦了,还伤了腰;有些人在教练指导下接受健身训练时受伤,去医院……去健身房健身课减肥,已经成为很多人的“血泪史”。健身教练是人们安全、科学健身的守护者。他们非常专业。他们不仅需要掌握运动生理学、营养学、康复训练等专业知识,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应急处理能力。一些培训机构打着“保资格”、“免考试”、“快速认证”的幌子,开放了对某个业务的所谓职业资格严格认证,使得涉及消费者安全的职业几乎“零门槛”进入该行业。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不仅对消费者构成潜在威胁,也对消费者造成潜在威胁。削弱了整个行业的专业性。当前,健身行业的爆发式增长,对教练的需求迫切。这让一些培训机构看到了商机,而准入门槛的缺乏和认证体系的混乱也给了“快教练”可乘之机。需要记住的是,中国的健身教练证书种类很多,包括国家职业资格认证、CBBA(中国健美协会)证书、以及各大健身培训机构提供的认证课程。对于健身教练是否必须持有证书才能工作,并没有硬性规定。这就导致一些健身房缺乏完善的教练考核机制,在业绩压力下,更看重教练的卖课能力,而不是专业水平。 “只要课程销量多一点,别的什么都没有。”这个东方“重销售、轻专业”的风潮,让教练界陷入了“重业绩、轻技能”的恶性循环,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的专业化衰退。因此,要规范健身教练行业,亟待建立全链条管理体系。一是建立统一的职业准入标准,明确健身教练所需的资质条件和考核要求。二是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,严厉打击花钱买证书等行为,依法吊销非法培训机构的认证资格。对于健身房来说,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,他们的获客竞争力主要来自于教练的专业水平,而不是卖课的技巧。还需要建立“唯专业”的评价体系通过定期考核提高教练员的专业水平,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。如果以专业能力为主要竞争,淘汰“肮脏认证”教练,健康“加油站”能否成为消费者真正的健身房,而不是伤害身体的地方。这将进一步推动行业向专业化、标准化发展。撰稿 刘水(媒体人)/校对 何锐/lucy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